軟氮化(又稱氮碳共滲)
時間:2025-06-16 10:41:39 點擊次數(shù):
軟氮化(又稱氮碳共滲)是一種在500~580℃溫度范圍內(nèi)對工件表面同時滲入氮原子和少量碳原子的化學(xué)熱處理工藝。其核心原理是通過活性氮、碳原子在鋼鐵表面的吸收與擴散,形成具有特殊性能的表層結(jié)構(gòu)。以下是其主要特點和應(yīng)用:
一、核心特點
- ?工藝效率高?
- 處理溫度低(通常560~570℃),時間短(約2~4小時),工件變形小。
- ?材料適用廣?
- 碳鋼、合金鋼、鑄鐵、不銹鋼及粉末冶金材料均可處理,不受鋼種限制。
- ?表層結(jié)構(gòu)獨特?
- ?化合物層(白亮層)?:厚度幾微米至幾十微米,由ε相(Fe???N)、γ'相(Fe?N)及含氮滲碳體Fe?(C,N)組成。
- ?擴散層?:深度約0.3~0.4mm,主要含γ'相和ε相。
- ?性能優(yōu)勢?
- 提高表面硬度、耐磨性及抗咬合性;
- 顯著增強疲勞強度(可提升15~35%)和耐腐蝕性;
- 降低脆性(碳原子滲入減輕了純氮化層的脆性)。
二、與硬氮化的區(qū)別
?特性? | ?軟氮化? | ?硬氮化? |
---|
?工藝本質(zhì)? | 低溫氮碳共滲 | 純滲氮處理 |
?滲層厚度? | 較薄(一般≤0.3mm) | 較厚(0.1~0.65mm) |
?處理時間? | 短(2~4小時) | 長(15~70小時以上) |
?適用場景? | 輕載荷工件(如齒輪、模具) | 重載荷工件(如曲軸、軸承) |
三、常用方法
- ?氣體軟氮化?:主流工藝,介質(zhì)包括尿素、甲酰胺、氨氣等,分解產(chǎn)生活性氮碳原子;
- ?液體軟氮化?:低溫鹽浴中添加含氮化合物(如尿素);
- ?固體軟氮化?:應(yīng)用較少。
四、典型應(yīng)用領(lǐng)域
- ?精密零件?:要求變形小的齒輪、軸類;
- ?模具?:提高耐磨性及抗粘附性;
- ?耐磨部件?:發(fā)動機曲軸、液壓元件等。